星期五, 6月 30, 2006

沉重

為何我的腦袋與嘴巴之間總是築不起連繫來?

難道我只能以雙手取代那一張無能為力的口?

又叫我想起那迴旋不變的宿命樂章...



是沉重的我要自己觀看著沉重的電影,還是那沉重的電影叫我沉重起來?

是沉重的我要自己聆聽著沉重的音樂,還是那沉重的音樂叫我沉重起來?

是沉重的我要自己思憶著沉重的事實,還是那沉重的事實叫我沉重起來?



我發現,原來自己一直沉醉於沉重中。



連載於胡思亂想

星期二, 6月 27, 2006

A day in Ocean Park








熱還熱,累還累,這始終是開心的一天。



連載於生活‧留影

星期日, 6月 25, 2006

The Bicycle Thief (單車竊賊)

四十年代末期的意大利,剛經歷過二次大戰的洗禮,經濟蕭條,百廢待興。當時有不少導演開始以不講究藝術美感的寫實手法拍攝電影,目的在於揭示低下階層的艱苦生活,籍此喚醒觀眾對一眾社會問題的關注,形成了對日後電影創作影響深遠的新寫實主義(neorealism)運動。要數到新寫實主義的代表作,絕對不能不提由Vittorio De Sica執導的《The Bicycle Thief》(1948)。

失業已久的Ricci獲得新工作,但條件是需要自備一輛單車,Ricci只好將家裏的布製品典當以購買單車。第一個工作天,Ricci懷著歡愉的心情上班去,未來看似充滿希望,但不幸地,單車被無情的竊賊偷去,為了生計,他與兒子Bruno便結伴展開了一段尋車旅程。

《The Bicycle Thief》表面看來是一個普通的小人物故事,但它所探討的話題其實甚廣,除了社會問題外,更涉及人性、公義、父子情等原素。在精心的情節安排下,《The Bicycle Thief》成為了一部意義深遠的經典之作。

從影片的首十數分鐘,觀眾大概已經可以感受到當時草根階層的生活如何困難。嚴重的失業問題,甫開首已擺在眼前,人群在政府部門外聚集,等的就是一個工作機會,可惜僧多粥少,沒有太多人能如願而返。在旁邊不遠處,一群婦女正在輪候食水,轉眼間再見當鋪外大排長龍,當鋪內更見被典當的布製品被高高地疊起來,人人入不敷支,這就是戰後的艱苦歲月。

一個貧苦的社會裏,治安差可算是意料中事。在罪案堆積如山之時,實在難以寄望警察會為一輛被偷去的單車上心,探員以敷衍的態度對待Ricci單車被偷一事,實屬預料之內。然而對Ricci來說,那輛單車是他全家賴以謀生的工具,失去了它,工作機會亦會隨之而去。別人無從救助,Ricci唯有嘗試自救,但勢孤力弱的他,就是敵不過群眾力量。誰說群眾力量是偉大的?那只是歷史留給我們的浪漫想象,可憐的小市民,生活就是如此得不到一點保障。

Ricci其實與日常跟我們擦身而過的張三李四並沒有分別,他擁有一般人的情緒,遭受沉重的打擊後,他也有衝動的時刻,找兒子出氣,但他始終善良,還是關愛家人,為安慰兒子甘願付出所有。他曾想過以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態度面對一切,但現實歸現實,一家之主的責任驅使他不能把這一切放低,高級的餐廳,始終不過是一個讓人暫時脫離現實的虛幻樂園,誰也想躲進去喘息一回,但一次毫氣的物質享受後,人還是要重回現實。

可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讓Ricci跌落最危險的處境,誘惑置於面前,一場良知與慾念之間的掙扎隨即展開。不論是為了生計,還是出於對社會報復的心態,Ricci就是作出了錯誤的決定。但責任應全放在他身上嗎?一個發生於受環境所壓迫的小人物身上的悲劇,Ricci雖不致落入絕情的結局,但他又能如何找到出路呢?

現實就是這樣殘酷。世上並沒有絕對的好人,世事亦不會兒戲地非黑即白,難為Bruno年紀輕輕就要親眼見證人性的黑暗,看著父親為將來苦惱而吃不下飯,目睹他在一念之差下挺而走險,純真的小孩怎能承受得起這般事實。

我還是把自己從故事抽離一下。《The Bicycle Thief》故事發人深省之餘,鏡頭的運用亦相當出色。長鏡頭、遠鏡及近鏡的分工,使幕前的觀眾除了能以旁觀者的身分由客觀的角度看著事情發展,同時亦能受角色情緒所感染。近來我正閱讀關於寫實電影的書籍,《The Bicycle Thief》剛好是一部非常合適的教材。



連載於光影之下

星期五, 6月 23, 2006

透明的意大利節

老實說,全因為那個意大利電影節,我才知道六月有一個Italian Festival。今年貴為中國意大利年,而這次意大利電影節亦屬於「Italy 2006, Quality & Lifestyle」的重頭節目,但究竟有多少人知道此活動的存在?相比起較早前的「法國五月」,這次Italian Festival來得相當低調,缺乏有效宣傳之餘,連最基本的小冊子、傳單等也遲遲不見縱影,怎能引起人們的注意。電影的放映場地藝術中心對電影節亦只有在網頁作極不起眼的介紹,我還能說甚麼?

這次意大利電影節,我只買了兩套戲的票,分別是《One Man Up》和《The Religion Hour》。今天晚上在藝術中心Agnes B. Cinema觀賞了《One Man Up》(多此一個人),可能因主辦單位宣傳不力,加上世界盃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全場大約只有近四成的入座率,當中以外籍人仕居多。有趣的是,常有人批評香港觀眾在ending credits一出現時立即離場是不尊重電影製作者的行為,說甚麼外國不會出現此情況云云,但今日完場時所見,大部分「鬼佬」一見ending credits也即起身離場,那有像於國際電影節時的觀眾(其實主要都是本地觀眾)靜靜地看畢整個credits才拍掌離開。究竟是那群「鬼佬」被「本地化」,還是我們一廂情願地以為外國人情操總是高本地人一等呢?

《One Man Up》講述一對兄弟各自從事業顛峰跌落谷底:哥哥為知名歌手,卻沉淪毒海和與未成年少女發坐關係;弟弟為足球明星,因腳傷而被迫掛靴,一心轉做足球教練的他,卻苦無機會,更被妻子離棄。

詳細的就等我下星期看過《The Religion Hour》後一併再談吧。



連載於生活‧留影

星期三, 6月 21, 2006

在森林裏嚐咖喱

重慶大廈,總是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墨綠色的暗啞外牆,一列列打橫排開的窗戶,它彷彿是樹立在彌孰道旁的一個黑暗角落,無視週邊的購物商場、旅遊景點、酒店、名牌店,展現出一種另類的味道,自成一格。

每當我踏進重慶大廈的大門,感覺便彷如置身於另一個國度。大廈地下佈局雜亂,很容易令人摸不清方向,難怪會有「森林」的聯想。在那兒,黃皮膚淪落為少數,眼前所見的只有印巴籍,或是來自非洲的人仕。一個黃種人在那裏,不時會被他們以奇異的眼神望著,似乎在打量著甚麼。也許你會偶然碰到一兩個慕名而來的外地遊客,卻難以遇上一個香港人。畢竟重慶大廈一直被視為罪惡重鎮,龍蛇混集,賓館林立,不少香港人都對它望而卻步,除了一些為品嚐正宗印度咖喱的食客,或抱著「朝聖」心態前來,回味著林青霞以墨鏡雨衣加假金髮的造型在此「森林」遊走的影迷。

今日我在那裏,就是為了食咖喱。E座7樓的「咖喱王」一向獲得甚好的評價,不過可能由於是工作天的關係,下午光顧時就只有一檯四人的日本遊客。其實該處面積不大,裝修勝在簡單不取巧,要挑剔的就只要其通風質素。兩個人只點了一客原汁咖喱羊及芝士烤餅,剛剛好。咖喱香味十足,只有少許辣,可惜羊肉份量較少,幸有烤餅撐場。以餅皮挾著芝士碎焗製的芝士烤餅,在濃厚的芝士味中散發著些微香草味,令人不禁再三回味。最重要的是,那裏的菜好食之餘還相當抵食,值得推介。



題外話:今日收獲


TAMAMA連中兩元!
+
Zara單色加邊polo恤一件




連載於生活‧留影

星期六, 6月 17, 2006

The Child (半熟爸爸)

2005年康城影展金棕櫚大獎得主,由比利時兄弟Jean-Pierre Dardenne 和 Luc Dardenne 執導的《The Child》(半熟爸爸) 出乎意料地在香港上演,電影節期間錯過此片的我,當然不會再「走寶」吧。

Dardenne兄弟以拍攝紀錄片式劇情片聞名,作品風格寫實,題材主要涉及現代都市中常被忽略的低下階層以及圍繞他們而生的社會問題。Dardenne兄弟慣常以非專業演員飾演這群站在社會邊緣的人仕,並多從較人文的角度去觀察這些存在於現實中的社會問題。

《The Child》的拍攝手法仍然一貫地寫實,鏡頭不經任何特別剪接,不加上任何配樂,內容不帶半點偏激煽情,不設畫蛇添足的對白,更沒有強加甚麼道德批判或政治正確的信息,一切均是以不作多餘修飾的畫面直接呈現於觀眾面前。憑藉簡單的電影語言以及實在的演繹,《The Child》已能真實地反映出片中角色的內心困擾。

男主角Bruno乃無業遊民一名,終日以偷和搶維生,並把得手的物品賣出以獲取金錢。其年輕女友Sonia剛誕下一名兒子,Bruno對身為人父一事卻不以為意,更決定將親生兒子賣走,終於惹上一身禍。

電影名為《The Child》,譯名為《半熟爸爸》,兩者均能準確點出故事的重心。「Child」指的除了是Bruno和Sonia的親生兒子外,還有Bruno本人,而「半熟」更直接指出Bruno雖已踏入成人階段,但心智卻仍未見得成熟。Bruno的孩子氣已可從他與Sonia的嘻戲情境而見,但更重要的是,Bruno缺乏成年人應有的責任感。Bruno不曾探望臨盆在即的Sonia,並以冷淡的態度看待兒子,賣仔一事其實有跡可尋。把親生兒子當作死物出賣以換取金錢,將物慾凌架於親情之上,事敗後又把責任推御,Bruno不成熟之餘還似乎帶點「冷血」。

想深一層,Bruno的「冷血」,表面是由於其個人價值觀出了問題,實際上其社會地位及生活質素是一個更重要的影響因素。處於社會低下層的他,對將來彷彿只感到一片空白,因此他眼裏就只有當前的利益,完全沒有長遠的計劃。Bruno認為工作是愚蠢的,賺錢最方便的辦法就是偷。但每當得手後,他卻很快將錢花費掉,不論是給Sonia買外套還是給自己買煙,總之腦袋裏就沒有為將來作打算的概念。這其實不過是社會低下層普遍認為生活得過且過的心態的一種寫照。

事實上,Bruno也不是完全「冷血」,在片末觀眾便會見識到他有義氣的一面,亦會感受到其悔改之心,畢竟他還是一個有情感的人。問題是,究竟社會能如何幫助這批弱勢社群,以及如何治理一眾社會問題的根源。這也許是導演希望觀眾在電影以外能關注的地方。

最後本人還是忍不住再提《The Child》出色的敘事技巧。就以賣仔和贖仔兩幕為例,販賣人口的黑手一直沒有出現在鏡頭前,畫面只見Bruno身處幽暗的環境,他與黑手相對的位置已深刻表現了他將任人擺布的處境,而過程中Bruno一臉茫然的神情,亦充分表現了其不知所措以及不安的內心感覺。另外結尾Bruno及Sonia相擁痛哭一幕,來得絕不煽情,沒有任何對白,一切悔改及寬恕已盡在不言中,實在是大師級的處理手法。



連載於光影之下

星期三, 6月 14, 2006

Music of Latin

這就是我剛買的兩張大碟。



Astor Piazzolla - Tango: Zero Hour

認識阿根廷tango大師Astor Piazzolla,全因為王家衛的《春光乍洩》。還記得何寶榮在的士裏把頭倚在黎耀輝的肩膊上,以及兩人在藍調燈光下的廚房纏綿地跳著探戈舞等的經典場面嗎?當中所用的三首探戈作品就是來自Piazzolla的大碟《The Rough Dancer and the Cyclical Night》,音樂所流露出的熱情與憂鬱,就彷如兩人之間感情起伏的寫照,樂曲的節奏亦令到畫面的情感及氣氛表現得更加強烈,這個配對來得實在天衣無縫。

我早前曾經將《The Rough Dancer and the Cyclical Night》借給一位師姐,她聽過此大碟後的第一句評語就是:「唔似平時聽既tango。」That’s the point! Astor Piazzolla 在後期所創作的探戈音樂已突破了傳統探戈的框架,除了保留傳統拉丁音樂的熱情味道,他還將classical及jazz的精華搬進作品中,形成一種全新的探戈樂風。《The Rough Dancer and the Cyclical Night》一直被視為Piazzolla對探戈音樂歷史的回顧與反思,而被普遍認為是Piazzolla最出色大碟的《Tango: Zero Hour》,則可算是其破格作品的第一次集成。

《Tango: Zero Hour》內的作品除了展現出Piazzolla多愁善感的樂風外,相比起《The Rough Dancer and the Cyclical Night》,它們還帶多了幾分激情與沉鬱。Piazzolla出色的手風琴演奏,以及小提琴、鋼琴、結他及低音提琴的伴樂,皆完全掌握著樂曲的節拍脈博,編曲相當豐富及有心思,氣氛與節奏的起承轉合亦相當出色,真正做到收放自如,實在是一張不可多得的上佳作品。



Buena Vista Social Club

能認識來自古巴的Buena Vista Social Club,一定要感激兩個人的付出。第一位是美國音樂人Ry Cooder,他走到夏灣拿,將一群已被人遺忘的傳奇古巴樂手:歌手Ibrahim Ferrer、結他手Compay Segundo、琴手Ruben Gonzalez等再次集結在一起,共同錄製這張大碟,將當地的拉丁音樂介紹給全球的樂迷。第二位是德國著名導演Wim Wenders,他以手提攝錄機,把大碟的製作過程,以及樂手們在阿姆斯特丹和紐約的演出記錄下來,並讓這班年邁樂手向觀眾訴說他們在音樂上的心路歷程,使世界能以更深入的角度去認識他們。

經典的古巴樂曲,配上頂絕的演唱及樂器彈奏,實在令人回味。這帶著夏灣拿味道的拉丁風情,沒有一浪接一浪式的興奮狂熱,卻輕快依然,間中還會帶點抒情感覺。個人最愛Compay Segundo的”Chan Chan”及由Ruben Gonzalez彈奏,揉合了jazz和mambo風格的”Pueblo Nuevo”。



連載於音樂雜談

星期六, 6月 10, 2006

世界盃短談(一)

記得在94年6月的一個凌晨,8歲的我剛認識足球不久,卻貪得意調較好鬧鐘起床,坐在父親旁望著電視屏幕,觀看一班穿著白色球衣及綠色球衣的球員拼命地追著皮球跑來跑去,那就是我第一次看的世界盃賽事,由德國對玻利維亞,亦是該屆賽事的揭幕戰,還記得德國憑奇連士文一箭定江山,以1比0勝出。

昨夜世界盃戰火重燃,揭幕戰再次有德國的份兒,對手是哥斯達黎加,當年入球的奇連士文已成為德國隊的教練,而伴著我看的亦換成一班中學同學。老實說,雖然德國以4比2的大比數勝出,但賽事卻並不精采。兩隊的攻守均存在不少問題,當中德國隊的表現尤其令人失望,進攻缺乏有效組織之餘,防守更見不少漏洞,「包越位」、「跟波唔跟人」,德國就是這樣被於熱身賽時破門乏力的哥斯達黎加攻入兩球。日耳曼兵團昨夜的表現,實在無復往時機動性十足的踢法,令人歎息,假若後防問題再無改善,後果可想而知,奉勸各位不要再對他們奪標抱有任何期望。

值得一提的是,相信賽事所採用的Adidas新研製足球會對提升比賽的入球數字有幫助,右閘拿姆開紀錄及中場芬寧斯埋齋的兩球世界波便明顯是受惠於該新技術,難怪早前已有不少守門員對新足球有所微言。



連載於生活‧留影

星期五, 6月 09, 2006

恐怖份子

其中一篇令我感受甚深的歌詞。
恐怖,並不需要刻意營造。最恐怖的事,其實近在咫尺。你、我、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其中。



恐怖份子 - 達明一派

關起眼睛 光陰沒了
關起耳朵 彷彿可以
不知不想不用歎氣不理
只管欣賞 虛假的戲

一張笑臉眼中掛 悠然望你說你好嗎
一起呼吸這一口 虛的美

關起眼睛 空間沒了
關起耳朵 可不可以
不花不草不亮世界不暗
水侵沙土 點點的滲

一張笑臉眼中掛
仍然問你愛我好嗎
一起呼吸這黑色 空的氣

雪降不休 在赤熱裡浮游
你卻握著匕首 讓血在暗地流

一張碎臉眼中掛 惶然問你你吃驚嗎
終不會見到的血 誰懼怕

張開眼睛 始終沒了
張開耳朵 可不可以
天崩風吹不斷喊叫兇殺
枯乾的手 脫了的發

一張笑臉鏡中掛 茫然望你說你好嗎
可不可一起安心 一起安葬





誰是恐怖份子?
在冰冷的現代社會中,人人都可以是恐怖份子。



連載於胡思亂想

星期四, 6月 08, 2006

Remembering Kieslowski

剛進入bc的網站,看見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好想睇《兩生花》,以及《十誡》各集(之前只看過探討科學與宗教對立的第一集及描寫父女情的第四集),有時間當然希望能重溫藍白紅三部曲。

七月有貝托魯奇+奇斯洛夫斯基,令人更加期待其來臨



連載於光影之下

星期三, 6月 07, 2006

666凶兆再現

驚憟片經典《兇兆》擇日在2006年6月6日重現在銀幕上。一向對驚憟片不太感興趣的我,不久前也慕名觀看《兇兆》原作,雖談不上很喜歡此片,但仍認同電影的確有其優勝之處,個人對其氣氛的處理尤其欣賞。適逢666這個日子,我亦抱著百無禁忌的心態入場,且看新版《兇兆》會是怎麼的一回事。

基本上,新版在劇情上的處理頗忠於原作,並沒有甚麼突破。故事最大的分別,在於開首加入了教廷對末世預言的討論,並插播了911及南亞海嘯等災難片段,藉此交代兩作時間背景的不同,以及主角Robert由副領事升為總領事的意外事件。及後的劇情發展實際上只作了少許細節的變動,例如角色的死亡方式,當中不乏值得挑剔的地方。

新版增加了女主角Katherine的怪異夢境,以收突然嚇觀眾一驚之效。本人不太欣賞此段的處理手法,夢境內容雖表現了 Katherine被魔鬼纏身下強烈的不安,場景亦成功營造一種令人不寒而憟的空間感,可惜編導卻仍依賴突如其來的恐怖畫面和音效來嚇人了事,畫蛇添足之餘更顯出其手法的低級。除此之外,新版雖然運用了更強的視覺及音響效果,但不少情節卻反而拍不出原作的震撼感,安排上似乎有點失當。唯新版亦有較為細心的情節改動。例如改由Katherine而不是由男主角Robert察覺Damien一直無病無痛便更合理,始終與兒子相處時間較長的母親會比父親更清楚兒子的健康狀況。

演員一環可算是新版最大的敗筆。飾演男主角的Liev Schreiber演出生硬,文戲中的情感流露尤其不自然,與在原作飾演男主角的影帝Gregory Peck相比,更顯得他毫無駐英領事的風範,活像一位平庸的英國官員,這或許解釋了為何加插Robert原先只出任副領事一事。女僕人一角雖找來主演《Rosemary’s Baby》的Mia Farrow演出,但她的表現也實在不甚突出,與飾演Damien的男童一樣,他們均未能演繹角色的恐怖神髓,令觀眾不能重溫原作中角色令人不寒而憟的神態。選角的失敗,直接令新版的驚憟氣氛顯得較為遜色。

平心而論,若把新版《兇兆》當作一齣全新的驚憟片來看,它還是一齣不俗的作品,始終其故事比一般「搵野黎講,搵人黎嚇」的三流驚憟片引人入勝得多。可是在原作「經典」的包袱下,人們很自然會對它抱有更大的要求和期望,這方面新版《兇兆》顯然未能滿足需求。



連載於光影之下

星期二, 6月 06, 2006

音樂‧無限?

朋輩們常說我聽的音樂「另類」。

作為一種傳達信息及情感的媒體,音樂創作本來就是無界限,也因為其無窮的可能性,才造就出五花八門的音樂類型及風格。

然而在香港,一個商業文化橫行霸道的病態社會,音樂的選擇及發展空間非常狹窄,數年前的境況尤其令人心痛:廣東K歌大行其道,音樂雜誌陸續停刊,甚至連本地的獨立音樂亦走向公式化。

雖然近來傳媒雜誌比以住對非主流音樂作多了推廣,網路發達亦加強了各地音樂資訊的流傳,可惜不少人早已習慣被局限在窄小的音樂圈子中,種下不願發掘、嘗試和理解的劣根,要改變,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

自問對音樂的要求不高,只要創作有心思,歌詞言之有物,能觸動心靈的,我也會欣賞,類型實在不是局限。

沉醉於外國的音樂,也不代表我「崇洋」,只因為合心意的音樂在香港實在可遇不可求。

幸而,我也認識過擁有相同音樂喜好和願意去欣賞這些音樂的人,要知道當一個人的興趣被認定為「另類」時,找到同好的那分喜悅是份外大。

希望陸續會有人站出來為此地建立孕育不同種類音樂的空間。



連載於音樂雜談

咳…

近來無病無痛,卻咳過不停。話說三星期前喉龍開始有輕微腫痛,食過藥後雖已消炎,但喉龍還是有著痕癢的感覺,少許刺激,隨時令我咳得一發不可收拾。數日前再拜訪醫生,才得知元凶是「氣管敏感」。奇就奇在,氣管敏感是由環境因素引發,但我卻找不出有甚麼能把我的喉龍「撻著」。

分析:

1. 家母有潔癖,全屋一塵不染乃她最引以自豪的功德,得病前她還替我換了新的床單被單,在家中實在找不到有甚麼能誘發敏感的東西。

2. 居住地區的空氣質素可謂有保證(在香港而言),人少車少,如果氣管在這樣的環境下也「頂唔順」,恐怕我再難以於市區「立足」了。

3. 我本人、父母、朋友及較多接觸的同學皆屬非煙民或不會在我面前吸煙者,自己亦避免流連於煙霧瀰漫的場所,大部分時間不受二手煙侵害。

4. 沒有任何敏感前科。

苦尋元凶不果,藥又再次食完,難道要等待自然復原?

話說回來,自sem 2完結後,發覺自己體質差了不少,磅數下滑之餘,亦比以往多了頭暈作悶,父母便將此歸咎於我夜睡的習慣。畢竟我是那些喜歡在夜欄人靜之時做自己事的人,早就把那些新陳代謝及製造荷爾蒙的理論拋諸腦後。好吧,不值得為享受一刻的寧靜而妄顧健康,但世界盃揭幕在即,恐怕短期內也難把這壞習慣除掉了。

相片乃題外話:昨天在觀塘買的Bros tee




連載於生活‧留影

星期日, 6月 04, 2006

世界電影經典回顧 節目一 貝南杜.貝托魯奇


世界電影經典回顧2006節目一
貝南杜.貝托魯奇

4-23/7/2006

放映電影包括The Conformist(同流)、Before the Revolution(革命前夕)、Last Tango in Paris(巴黎最後探戈)、1900、The Last Emperor(末代皇帝溥儀)等經典

節目詳情按此




連載於光影之下

星期六, 6月 03, 2006

The Sun (日之丸)

認識俄羅斯導演蘇古諾夫(Aleksandr Sokurov),全因為其前作《Russian Ark》。整齣電影以單一個90分鐘不經剪接的鏡頭,帶領觀眾進入如夢幻般美的歷史之旅,對當時剛迷上電影的我來說實在是一次難忘的視覺體驗。適逢蘇古諾 夫的新作《The Sun》於上個月的國際電影節上映,我在百忙中仍堅持抽空觀影,結果當然沒有令我失望。

《The Sun》是蘇古諾夫「獨裁者四部曲」中的第三部,焦點在於表現二次大戰末時的日皇裕仁如何承認戰敗及放棄「神人」的身分。電影本身並不志在探討裕仁在二戰 中應承擔的責任,也沒有交代戰爭的發展進程,它以緩慢的節奏表現裕仁如何面對日常生活事項,藉此反映他的為人和思想。在《The Sun》中,裕仁被描繪成一位含蓄拘謹,擁有文化修養卻又天真無知的「大細路」。藉著以長鏡頭捕捉的生活細節,電影逐步向觀眾揭露了裕仁人性化的一面。

影 片初段的氣氛頗為沉重,在燈光暗淡的地堡中,嘴部不時顫動的裕仁在與內閣成員進行的會議中決定投降,並繼續研究海洋生物、作詩寫信,其表情一直頗為木納並 沉重拘謹,卻無礙展現其良好的修養和感性的思想,給人一種不可高攀的感覺。然而, 電影在中段開始再將裕仁的另一面揭開,這位被日本平民視為神人的皇帝,其實都不過是一位有血有肉的人,他思念家人,渴望擁有私人空間,觀眾還會發現他原來 收藏了不少西方影星的相片,並對西方的事物充滿好奇心。被指神態有如諧星差利卓別靈的裕仁,在片中更鬧出不少有趣的笑話,原本手法悶藝的影片氣氛亦因此輕 鬆起來,令劇院內笑聲此起彼落,實在是意料之外。

話說回來,被當作神人的日皇生活並不好過。片中裕仁的生活其實相當刻板,一切日程 均 需按照隨從的編排進行,無論做甚麼也會被隨從緊貼著,完全缺乏自主及私人空間,那的確不是「凡人」所能接受的生活。難怪被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問及被當作神 的感覺時,裕仁只有無奈地說作為天皇可不是容易的事。放棄神人地位的決定,使他整個人都輕鬆下來。

總括而言,《The Sun》很成功地對裕仁這位歷史人物作出深刻的描寫,風格化地把他活現在銀幕前,唯一可挑剔的地方是片中用以表現戰爭的電腦特技與整片有少許格格不入的感覺。

觀 看此片時,難免會注意編導如何評價裕仁在戰爭中擔當的角色。裕仁曾在片中理性談論日本戰敗的原因,亦否認親自下令偷襲珍珠港,其與希特拉結盟的原因更令人 感到莫名,這或許暗示了其傀儡皇帝的角色。不過這一切在片中都只是輕輕帶過,當然,我們也不會知道那些情節有多少是史實。既然如此,我們倒不如暫時放下歷 史的擔子去欣賞這齣出色的作品。



連載於光影之下

Match Point (迷失決勝分)

不斷在不同媒體看到關於《Match Point》的評價。有說這是活地阿倫的回勇之作,亦有人指此片失去了活地阿倫的固有風格。自問觀影年資尚短,只曾看過活地兩套代表作《Annie Hall》、《Manhattan》及一早期的荒誕喜劇,對此不能有甚麼回應,但可以肯定《Match Point》完全沒有令我失望。

《Match Point》表面確是一個老掉牙的故事。來自愛爾蘭的年青網球教練Chris Wilton,在球場上碰上富家子弟Tom,自此踏足上流社會,並與Tom的妹妹談戀愛,及後更獲其父賞悉,在他庇護下轉戰商界,事業平步青雲,卻又被 Tom的女友Nola Rice深深吸引著,結果泥足深陷。

當然,活地阿倫不會滿足於製作這般「大路」的作品。他先收起其一貫輕鬆幽默的作風,在電影的前大半段讓觀眾靜觀角色關係的發展,正當大家在猜想Chris如何收拾殘局之際,活地於電影後段才殺觀眾一個措手不及,帶出電影的高潮,其戲劇性的發展可算得上是經過精心鋪排。

運 氣如何主宰人的一生是《Match Point》的主題。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多方面配合,即使你有多努力、多能幹,也不代表人生會一帆風順。Chris曾提及人們往往低估了運氣的重要。事實 上,很多圍繞你發生的事情皆不在你的控制之內,一個人要是幸運 (如Chris的遭遇),去勢擋也擋不住。相反,若一個人不夠運 (如Nola與其老婦鄰居的遭遇),那管他作了多少付出,結果還是慘淡收場。對那位老婦而言,惡運更只是隨機降臨在她身上,電影的結局,彷彿是在告訴大 家,真理並不存在,運氣主宰一切!Chris經常從悲觀的角度去看人生,也許就是因為他深深體會到這個道理。

劇本和佈局出色之餘,角色 以及 環境的塑造亦不得不提。電影中每位角色都可謂形象鮮明,各自擁有獨特的個性,而角色之間亦有很大的互動,增添了電影的戲味。另外,電影一直在表現英國上流 社會的高尚生活,歌劇、藝術、打擸、豪宅、宴會等不時成為劇情發展的背景,一切均帶出很強的實在感,卻沒有半點浮誇。

《Match Point》的確與我印象中的活地阿倫作品有所不同,但只要留意電影的尾聲,你便會知道這電影還是出自活地阿倫的手筆。廚房一幕,我便感覺到那是活地在向 兩位女角解釋她們的「角色需要」。身為編導的若只按一套 固定程式創作,戲路一成不變,實在是難以有所突破。活地阿倫今趟雖然跟觀眾講運氣,實際上他並沒有等運到,倒是作出了新嘗試,再次獲得觀眾的肯定。



連載於光影之下

大紅燈籠高高掛 (Raise the Red Lantern)

《大紅燈籠高高掛》帶領觀眾從一座大宅,體驗一個封閉極權社會的文化。

頌蓮(鞏俐 飾)在父親過身後,被年過半百的陳家大宅主人迎聚成為其第四位太太。四位太太為了爭奪老爺的恩寵,各為其主,不扎手段,形成「姊妹」相殘的局面。要知道哪位太太得到陳老爺的寵愛,眾人只需每夜看看紅燈籠在誰的庭院高掛著。

《大紅燈籠高高掛》深刻表現了傳統中國女性不自主和不受尊重的無奈。在那個年代,女性地位仍然低落,命運似乎從不在她們的掌握之中。頌蓮向繼母表示寧嫁入豪門成為小老婆,也不願淪為貧民的妻子,正如她所說,這就是女人的命運。 貴為老爺的太太,實際上她們猶如老爺的私家妓女,討得老爺高興,獲得的只有在閏房侍候他的機會和地位的提升。獲寵愛時紅燈籠掛滿庭院,得罪了他卻連燈籠也 會被封上,女性的尊嚴和婚姻的承諾根本就不存在。此外,大宅中仍然存有濃厚的男尊女卑觀念,女兒遠不及兒子般受到重視,而未能替老爺誕下男丁的太太,地位 也自然不穩固。

大宅中的文化,亦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階級觀念。陳宅所行的一夫多妻制,實並不屬於所有男性的 專利,那只是擁有錢財與勢力的男性的一個玩意。電影中,鏡頭從不捕捉陳老爺的相貌,亦未有交代其身世,這已暗示了陳老爺是甚麼人並不重要,只要是有錢有地 位,誰也可以取代陳老爺的角色。而身為下人的,地位及待遇之低更可想而知。丫環雁兒縱使得到老爺「撫慰」,卻因身份所困不可能被納為妻,終日幻想,結果只 淪為太太們鬥爭中的犧牲者,實屬一個不為起眼的悲劇。

紅燈籠不僅表示老爺的寵 愛,亦象徵了太太的地位高低。太太們用盡辦法把老爺留在房,並非代表她們真心愛著老爺,那純綷是太太之間的一場意氣之爭,為的是高人一等的虛榮感。誰與老爺睡得多,所獲得的待遇也迴然不同。唯一例外的是老態畢露的大太太,只因她是大兒子的生母,才留得多少尊敬。

電 影還不乏對極權社會的映射。老爺在大宅中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凡對老爺不忠的,一律皆被趕盡殺絕,送往死人房。死人房仍大宅中的禁忌,無人敢提它的過去, 而指責實情的人,更會被指為捏造事件。一切一切,其映射的對象顯而易見。頌蓮發現真相一幕,以遠鏡頭捕捉經過,效果攝人。


片中不時出現從大宅上方拍攝庭房的鏡頭,畫面只見四座單層房子圍成一個狹窄的空間,一種封閉的感覺已由此表露出來。頌蓮縱使曾勇敢嘗試,最終也敵不過現實,只能在那封閉的庭院中飄浮著。



連載於光影之下

Jarhead (平頭日記)

導演 Sam Mendes 雖然出生於英國,卻似乎對跟美國有關的題材情有獨鐘,繼《American Beauty》的美國中年小男人以及《Road to Perdition》的30年代芝加哥黑幫後,今次題材轉移到戰場上,劇本改編自一名曾參與90年波斯灣戰爭的前海軍陸戰隊成員的回憶錄,道出其參戰期間百般不同的感受。

Jarhead》並非一套典型的戰爭片。曾見過有不少人拿《Jarhead》與 (我最愛的) 導演 Stanley Kubrick 1987年的作品《Full Metal Jacket》比較。 的確,電影開端新兵在營房集合的一幕,中段記者替軍人進行訪問的片段,以及那句 "This is my rifle. There are many like it but this one is mine" 都不禁令人想起《Full Metal Jacket》,不過要把兩片相題並論實在不恰當。《Full Metal Jacket》是一齣不折不扣的反戰電影,《Jarhead》卻志不在帶出甚麼政治訊息,連戰鬥場面也提供不多,其主旨在於表達軍人在荒漠中參戰那種痛苦 沉悶的生活。事實上,兩齣電影均有剛才提及的數幕情境,雖然情節相近,但內容的分野已經道出了兩片不同的所在了。

電影的內容頗為真實,一眾角色包括主角在內的士兵以及軍官們的性格並沒有如那些水準平平的戰爭片般被 兒戲地兩極化,撇除一些「講得太白」的對話外,故事整體上尚算表達得自然。而與一般戰爭片不同,編導在主角的軍營生活上著墨最多,他們很成功地如實表現出 軍人那種荒謬、刻板以及苦悶的生活,而後段軍人從遠處看見油田焚燒的景象亦處理得頗出色。最諷刺與無奈的,是主角在接受嚴峻的軍訓後本來胸懷大志,一心要 在戰場上立足,可惜全無用武之地,殺人機器最終不但沒有殺過人,連槍也沒有開過。

Jarhead》雖然一直強調其本身並無任何政治取向,但戲中部分情節仍然令我感到一絲對美軍的嘲諷。例如軍官向軍人展示伊拉克軍隊使用化武對平民造成 傷害的相片以激發他們殺敵鬥志的一幕,就令我想起美軍在其眾多的軍事行動中,其實一直都有對平民百姓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傷害,因此美軍絕對不比它的敵人優越。另一幕軍人在影院觀看 Francis Ford Coppola 以越戰為背景的名作《Apocalypse Now》中,他們為片中美軍攻擊越共軍人歡呼,但其實該情節中有不少無辜的越南婦孺受到波及,而《Apocalypse Now》後段對戰爭的反思,一眾軍人卻無緣看到。

主角雖然一直並不太享受海軍陸戰隊的生活,但他仍然對其充滿歸屬感。究竟這是出於一顆愛國的心,還是那份手足情誼呢?

(順帶一提,《Jarhead》用上了兩首我個人很喜歡的音樂,分別是 Nirvana 的 "Something in the Way" 和 The Doors 的 "Break on Through"。還有,Jake Gyllenhaal 演繹得很出色,很期待他在《Brokeback Mountain》的演出。)



連載於光影之下

Munich (慕尼黑)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11名以色列選手在奧運村被一班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挾持,西德警方營救失敗,人質無一生還。Steven Spielberg 新作《Munich》的故事始於這宗慘劇之後。以色列特工組織派出以主角Avner為首的5名特工,目的是要殺死負責策劃這件事件的人,以作報復。

自己一直對 Steven Spielberg 的電影興趣不太大,始終其擅長的高娛樂性商業電影並非自己的那杯茶,唯獨是他以住數套以歷史事件為題材的電影 (《Schindler's List》、《Saving Private Ryan》等) 才能令我對他的功力產生認同。因此,以72年奧運慘劇為背景的《Munich》早已是我本年期待的電影之一。結果它雖未有帶來很大的驚喜,但也沒有令我失望。

《Munich》並不是一齣單單講述特工執行任務的故事,畫面背後的訊息才是電影的中心。電影的主題可歸納為二:家與仇殺。

每一個人,甚至每一種生物都會視家為最重要的財產,他們會盡一切努力給予家庭最好的條件,一旦家園受到威脅,也必然傾力反抗,這是正常不過的本能反應。國家就彷如一個民族的家,是屬於該民族的土地,假若國土被異族侵佔,要忍氣吞聲也實在是一件難事。在《Munich》中,不論是Avner還是巴解分子,在背後推動他們行動的原因其實均只是一個「家」字。Avner接受任務,一方面出於其愛國的心,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家庭的生計著想;至於那群巴解分子,希臘小屋的一幕對話便直接了當地道出了他們的動機:奪回被猶太人侵佔的家園,即使那只是一片普通不過的土地,並為民族子孫擺脫無根的身分。就是那分對國家民族尊嚴的執著,以及為了家庭的將來,他們均被駒使著,不惜務著犧牲的危險拼死戰鬥。

Avner 的任務是剷除巴解的重要人物,但目標被殺又如何呢?繼任人無窮無盡,一人被殺,另一人立即頂上,屆時問題不但沒有解決,種族間的仇恨也只會積得更深。冤冤相報何時了,這並不是如指甲長了便剪掉般的事情,而是牽涉無數人命的殺戮。Avner一直下手堅決,但他在過程中逐漸質疑究竟他們所殺的目標是否真的罪該致死,而Avner的部分手下及後亦有從道德的角度去反思這次的行動,這跟他們在殺掉第一個目標後興奮慶祝的情境有著很大的對比。這類行動在當權者心中似乎是一種審判形式,但他們從何來得足夠的證據和權力去執行審判呢?

另外,《Munich》亦表現了殺手的持續行動對其心理所產生的影響。電影的後段便可見到Avner因擔心被人暗算以致神經緊張,廢寢不安,飽受精神折磨的情況。

Steven Spielberg 今回在氣氛營造上仍有水準表現,緊張的氣氛能由心而出,只是部分文戲中的對白講得太多,缺少了讓觀眾領悟的空間。製作上,角色的衣裝打扮以及場景的處理均成功帶出了七十年代的感覺,令觀眾更有投入感。片初交代人質事件的一幕夾雜著不少當年的新聞片段(包括了已故的美國新聞主播 Peter Jennings),很有置身當時觀看事件進展的味道,唯人質被殺過程穿插在電影中的處理未算得上完善,部分情節交帶得有點混亂。

故事敘述上,《Munich》未必是 Steven Spielberg 最出色的作品,但論到電影背後的意義,《Munich》可算得上是他表達到最多訊息的(其中)一套作品吧。



連載於光影之下

悲情城市 (A City of Sadness)

「二二八事件」,難免是台灣老一輩的民眾心裏的一道傷痕。1947 年2月27日的台北市,一名販賣私煙的婦人被警員打至重傷,激發起一直不滿當時還在大陸執政的國民黨政府的群眾內心的怒火。28日,局勢一發不可收拾,觸發了台灣各地原居民對政府的抗爭。最後,蔣介石從大陸調派軍隊到台灣進行鎮壓,過程中約有二萬名台灣人被屠殺。

台灣導演侯孝賢以「二二八事件」作為《悲情城市》的背景,道出這件悲劇對當時台灣的平民百姓做成何等的創傷,以及台灣原居民的身分認同問題。侯孝賢亦是憑《悲情城市》,揚威於1989年的威尼斯影展。

故事以林姓一家為中心。大哥文雄經營酒家,二哥文森到南洋打仗後一去不回,三哥文良在戰爭後精神失常,而最細的兒子文清 (梁朝偉 飾) 為聾啞人仕,以攝影為事業。

電影從1945 年日軍投降,中國 (國民黨) 政府收回台灣時展開序幕。導演在片的初段表現了這段時期台灣民眾的矛盾心情,他們一方面對回歸祖國充滿憧憬,另一方面亦對那些早已結下微妙感情的日本朋友及文化的離去懷有依依不捨之情。片中少女插花的片段以及當地知識分子對於日本民族精神的談論,都可顯出當時的台灣人其實頗崇尚日本「美」的一面。相反,基於文化及生活上的差異,縱然是同一個民族,台灣原居民及從中國內地到台灣的人(外省人)之間的分歧卻更加大。

片中角色間的對話已交待出因此而洐生的社會問題。中國人不信任台灣原居民,認為他們被日本「奴化」而將他們拒於公職門外。另一方面,官員的貪污及走私問題卻相當嚴重,致使當時台灣原居民的生活比日治時期更差,他們對政府的不滿亦由此而起。而片中林家大哥文雄與上海人的交談需要經過多種語言的傳譯,亦突顯出原居民及外省人之間的隔膜。文雄的一句「咱們本島人最可憐,一下甚麼日本人,一下甚麼中國人。眾人吃,眾人騎,就沒人疼。」,實在令人反思。身分認同的問題,會否就是台灣人不斷爭取獨立的原因呢?

對於「二二八事件」,導演並無作出直接的描繪,只以政府在電台的廣播以及角色間的談論對形勢作出交待。電影的重點,始終是在於事件對民眾生活的影響及人心的打擊。對政治犯的屠殺,電影亦只是以獄中的槍聲作表達,反而一個拍下監獄內長長的走廊中四弟文清被獄卒押走的固定鏡頭,更能帶出對回歸的憧憬跌入無盡深淵的感覺。導演對事件作出淡化的描寫,無疑是為了令觀眾對此作出更冷靜及客觀的反思。

梁朝偉在《悲情城市》的演出令人佩服,沒有任何說話,他全憑面部表情及身體語言把一切情感表達出來。話說回來,其角色的不能言,亦似乎象徵了當時台灣人在強權下不敢言的苦況。另外,我亦終於見識到導演侯孝賢愛用的固定遠距鏡頭 (這是我第一次看侯孝賢的作品),除了捕足角色,鏡頭還捕足了台灣九份的風貌,帶著一份難以形容的美感。電影的主題音樂,亦跟電影本身一樣難忘。



連載於光影之下

5 x 2 Five Times Two

為何此電影的名稱是《5 x 2》?其實《5 x 2》講述的是一對夫婦 2 人之間所經歷過的 5 個不同戀愛階段,從他們邂逅、結婚、生仔、直至離婚收場。那看似是一個簡單平淡的愛情故事,但只要知道此片的導演乃 Francois Ozon 時,相信大家都會估計到他又會在耍一些花樣。

今次他便跟大家來一個時空倒轉。電影一開始,觀眾先會見到兩位主角目無表情地辦理離婚手續,之後故事返到他們邀客在家晚膳傾談,繼而再退一步看看他們如何迎接孩子誕生,然後就是結婚當日的情境,最後才回到他們相遇的那一刻。

導演藉著時序倒轉的鋪排,讓觀眾自行追尋這對夫婦離婚的原因。電影未有強調或突出任何單一事件,片中的 5 個片段本身亦無連灌性,情節中還留有不少空白讓人思考的地方。有部分人認為此舉令到故事內容空洞,我對此並不太認同。一段感情的破裂,不會單單因一件事而起,而是過程中各種說不盡的不快經歷一直累積而導致的,電影刻意淡化(避開)劇情中各單一事件帶來的衝擊便突顯了這一點。再者,我相信《5 x 2》其實一直在強調一種維繫男女感情的關鍵原素,那亦是兩位主角離婚的真正關鍵 (我在此不說明那原素是甚麼,反正是不難領會到的)。

這種次序倒轉的鋪排,還讓一段本來從熱烈轉為淡而無味的感情,搖身一變為一個氣氛由暗淡傷感轉趨歡欣愉快的故事。但這亦只不過是由於電影的氣氛是受兩位主角的個人感受所影響,電影本身始終還是一個分離的故事。人們常說,一段感情結束時,每當憶起過往的片段,人總會發現最快樂的時光就在感情發展之初。《5 x 2》可以說是這的一個寫照。

特別一提,兩位主角的表現都很出色,特別是有份在 Francois Ozon 的《Time to Leave》演出的女主角。他們在戲中的神情完全能把角色的心緒演繹出來,而他們在不同階段的神態及型象亦很成功地表現了角色在不同年紀的分別。



連載於光影之下

8月照相館 (Christmas in August)

近年南韓電影業發展逢勃,韓片在海外亦逐步獲得認同,導演朴贊郁、金基德等更是近年在影壇備受注目的名字之一。記得在韓片發跡之初,全憑一部細膩動人的電影,人們開始意識到這一股電影勢力的掘起。那就是導演許秦豪於98年的作品《8月照相館》。

人 總會有離開世界的一刻,當知道自己快將死亡,餘下的日子你會如何渡過呢?一名叫永元的男子,他擁有父親、姊姊、一班朋友以及一間照相館。生命臨到盡頭,他 仍熱心為客人捕足最美的一刻,在此期間,他認識了女交通警德琳。兩人關係日漸親密,但永元心底裏知道,他不能把幸福帶給德琳。

一個看來平凡 不過的愛情故事,編導卻很成功地把它化作為一個難忘的經典。《8月照相館》並沒有蕩氣迴腸的情節或煽情的處境,也未曾用上甚麼故弄玄虛的手法,其感動人心 之處正是在於那含蓄的情感表達。在戲中,永元和德琳兩人從沒有擁抱或親吻過,甚至未曾在口中說過一個「愛」字,他們之間的感情交流就好比一股暗流。亦就是 這樣隱藏著的感情,以及未能開花結果的遺憾,令觀眾更為動容。整齣電影的氣氛平淡而溫暖,一切都表現得非常自然及生活化。片裏鋪陳了不少主角的生活細節, 其表達手法以及角色的演繹均來得相當自然,觀眾會在不其然間投入故事當中。

永元縱使知道自己大限將至,仍然表現平靜,為了不令親友傷心,他 並沒有如實向他們轉告病情。這種獨自承擔的做法,當中的痛苦實在不足為外人道,在與朋友聚舊暢飲的一幕中,那句「我只能拿事實來開玩笑」,一份唏噓無奈的 感覺已表露無遺。電影亦有以間接的手法來表現永元內心的苦楚以及對親友的不捨之情,這從永元在酒後鬧事,在雷雨夜中依著父親睡覺等情節中便可體會到。至於 德琳,她更加對永元病重的事毫不知情。為了讓德淋淡忘自己,永元決定對她不辭而別。

電影的尾段,尤其拍得平實細膩,叫人難忘。那一份傷痛和感動,實在難以用筆墨來形容。

「我知道愛情的感覺會褪色,一如老照片,但妳卻長留我心,永遠美麗,直至我生命的最後一刻。謝謝你,再見。」

相比起如《假如愛有天意》般的催淚愛情片,《8月照相館》來得更樸實、更真誠動人。正如影碟封套的描述,「你的眼淚會在不知不覺中流出來」。



連載於光影之下

Russian Ark (俄國方舟)

堂皇的宮廷,華麗的服飾,傑出的藝術品,氣派非常的舞會......導演 Aleksandr Sokurov 在《Russian Ark》中以單一個九十分鐘不經剪接的鏡頭,引領觀眾在俄羅斯近數百年的歷史中遊走。

Russian Ark》的拍攝場地是在位處聖彼得堡的 Hermitage Museum 內。在影片中,觀眾彷彿就是那一直以第一身視點鏡頭代表的訪客,跟隨著一位不知名的法國外交官的帶領,穿插於博物館的廳堂中。實在不得不佩服導演的勇氣及準 備,要拍一個這樣長的完整鏡頭,所有安排必須需在事前預備充足,在任何地方稍有不慎都會前功盡廢。難得的是這一個長鏡頭拍得相當自然流暢,觀眾會在不知不覺間融入電影畫面中。

影片藉著不同時代俄國歷史人物的出現,表達了場景中的時代變遷。另外,導演在片中讓觀眾欣賞了不少珍貴的藝術作品,以及重現了數幕極具古典氣息的情景,如 沙皇接見從伊朗遠道而來的大使,以及盛大的宮延舞會等。場地選取方面,導演亦作了一定的考究,翻查資料,原來那場舞會的拍攝地正是在沙皇時代進行最後一場 同類舞會的宴會廳,而拍攝尼古拉二世與家人共同進餐的房間也就是他在推翻皇朝的革命中被生擒的地方。可惜自己對俄羅斯的歷史及歐洲藝術認識不多,難免會少了一份共鳴。

值得留意的是那位外交官的言談,當中主要談及的是俄羅斯不斷模仿西歐從而歐洲化的議題。時移勢易,沙皇時代早已告終,隨著最後的一場舞會完結,剩下的就只有相關的物件及回憶。這座博物館,就像一隻方舟,把這一切從時光的流動中保留下來。



連載於光影之下


Nowhere in Africa (非洲的天使)

一個改編自自傳小說,關於種族及歸屬感的故事。《Nowhere in Africa》藉此於2003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故 事始於二次大戰前夕。一對猶太籍夫婦為逃避納粹的迫害,帶同女兒逃到非洲肯雅展開新生活。在一片荒蕪的土地上,這對由富貴人家淪為難民的夫婦正面 對著一大考驗。身為律師的丈夫在那裏只能充當農場主管,而對於習慣過著豐足生活的妻子來說,原始的新環境實在是難以去適應,夫婦之間的關係亦由此出現危 機。唯獨是他們的女兒愛上這片土地,學習與當地人相處。

跟一眾講述猶太人在二戰時如何為盡迫害的電影不同,《Nowhere in Africa》談及的是猶太人 (再明確點是德國籍猶太人) 身處異鄉時所面對的身分危機。當時,猶太人在德國備受歧視和壓迫,有幸逃離的,卻往往因其德國國籍,而被外人視為納粹的顆伴,可謂處處不為人接受。另一方 面,家、國、根源這類的問題亦困擾著主角一家。他們的家究竟是在肯雅還是德國?妻子在適應新生活後,一直把全情投入農場的事務,並且對那片土地懷有感情, 把其視為自己的家園。相反,其丈夫在戰爭結束後,卻希望重返德國協助重建,一切就是出於那份對祖國的歸屬感。這種矛盾,相信一眾移民外地的人都會感同身 受。

電 影中有不少情節表現了不同種族與國籍間的人互相存有的成見,即使是備受歧視的猶太人,身在非洲還是對當地人帶著有色眼鏡。其實只要有片中妻子所講 的「不同」出現:膚色的不同、文化的不同、價值觀的不同,成見就總會存在著。「不同」是可貴的,但要將一切歧視消除實在不容易,一句「包容並不代表人人相 同」實在道出了一切。

至於電影的本身,我總覺得《Nowhere in Africa》不能擺脫那種荷里活的味道,劇情的發展和感情線的描寫還是帶了一點俗氣,幸而其對非洲當地風土人情的描寫來得相當自然,整體而言並沒有過分造作。



連載於光影之下

香港製造

導演陳果在《餃子》前的電影一向都是走著獨立路線,堅持以低成本製作,並全盤起用非專業演員 (除了《香港有個荷里活》的周迅)。藉著香港回歸袓國一事,陳果拍成了三部電影,分別以邊緣青年、退伍華藉英兵及小孩子三個不同的角度出發,記錄了這段時 期香港社會的面貌,結合成《九七三部曲》。《香港製造》就是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身為邊緣青年的主角中秋,書讀不成,又沒有一分正當職業,終日只是「跟大佬」及「俾人跟」。中秋身邊一直有一名常被欺負的白痴少年阿龍跟隨著,及後 在一次收數過程中,中秋結識了患了絕症的少女阿萍,自此他們經常一起三人行。一天,阿龍拾獲兩封遺書,不幸的事亦自此接踵而來。及後中秋執行任務失販及被 人刺至重傷,出院後,人面全非,為此他決定要進行報復。

年青人本應充滿活 力,懷有一番理想,特別是在物質充裕的社會,他們本應有不俗的條件去發展,但為何如片中的青少年問題仍然無處不在呢?其實,《香港 製造》所講的表面上是邊青漫無目標的生活,背後卻直指出永遠都是殘酷的現實如何壓迫著年青人,叫他們只能跟著命運走。信息明確之餘亦給觀眾帶來很大的衝 擊,當中那份迷網及無助感,相信不只邊青,大部分的年青人都曾遇到。電影中的獨白尤如年青人的心聲。「世事實在變得太快,當你未黎得切改變時,呢個世界已 經唔同晒」,字行間充滿著對現實世界的無奈。

對於回歸,陳果在《香港製造》中並無如後兩部般表現了由此而起的社會轉變或投放太多政治信息,只有在中秋所跟的大佬談及對內地人觀感時及結尾一幕有所 觸及。直得一提的是結尾一段諷刺味十足的電台廣播,一方面毛主席那句對年青人所講的名言無論是對於電影表達的信息抑或是其言論本身已經是十分諷刺,而那段 廣播亦同時勾起了很多人對香港被內地同化的憂慮。

陳果的獨特風格在《香港製造》中可謂發揮得最淋漓盡致。其電影一直很能夠反映香港草根階層的生活 實況,《香港製造》的背景就是本地密集式的公共屋邨,片中出現的都是生活在那裏的草根家庭。在表達上,《香港製造》亦不時採用了陳果喜歡的黑色幽默手法, 如酒樽扑頭一幕。這種手法在第二部曲《去年煙花特別多》用得最多,如李燦森掟學生妹出電車及兩派賊人同時打劫同一間銀行等,但相比起《香港製造》,《去》 的表達則略嫌誇張。

總言之,《香港製造》是我少數非常欣賞的港產片之一。



連載於光影之下

Three Colours: Blue (藍)

Three Colours》(藍白紅三部曲) 是波蘭殿堂級導演 Krzysztof Kieslowski 生前最後一系列作品,亦可能是電影史上其中一套藝術價值最高的作品。他以法國國旗的三種顏色為主題, 拍出三套電影來探索它們所象徵的三種精神:自由、平等、博愛。《Blue》所表達的是人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由」。

Julie 在一場交通意外中,失去了音樂家丈夫和年幼的女兒。 即使她努力希望擺脫過往的一切,獨立起來,內心的傷痛始終一直揮之不去。丈夫一份未完成的樂章落入他一位一直暗戀 Julie 的生前好友手中,加上他生前的婚外情被揭發,卻使 Julie 逐漸放開其情感的封鎖。

就如 Krzysztof Kieslowski 的《十誡》中每集的主角,Julie 也正面對著一個兩難的決擇:究竟應該把自己封鎖還是解放?每當人遇上這種巨大的突變,內心必然會出現激烈的掙扎。過去的包伏,並不是能輕易放下,但人最終 還是要繼續活下去,何不嘗試將此視為人生的轉機,將自我釋放,把「自由」奪回來呢?

藍色及音樂不斷出現在《Blue》 中。Krzysztof Kieslowski 在整齣電影多次運用了藍色的調子,不論衣服、街道、牆壁、泳池內的水以及光影等,均有藍色的出現,目的在於表達 Julie 內心的憂鬱以及人際間的疏離。音樂在片中的表達上亦起了很大的作用,每當想到亡夫的一切,悲壯的交響樂便隨之響起,畫面亦在同一瞬間全然轉黑,象徵了 Julie 內心強烈的感覺。

Blue》的鏡頭在 Krzysztof Kieslowski 這位大師的構圖下,實在美得令人不能反應。Julie 在藍水晶燈後凝望、光影在咖啡杯上劃過,以及結尾一連串配合交響樂的黑底畫面,那份沉調的氣氛和強烈的美感絕對不能以言語來形容。

Krzysztof Kieslowski 的電影在我心目中就如藝術品一樣,其編導手法出色之餘,內容亦有深層的意義,觀賞時必須全神貫注,因為電影中每個細節都彷彿有話要說,要把它們理解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連載於光影之下